(资料图片)
记者 师文静
8月,姚鄂梅新作《少年前传》正式出版,该书直击当代教育现场,以一起荒唐的绑架案拷问人生的道德困境。
近年来,《小别离》《小欢喜》《学爸》等教育类题材的影视层出不穷,其深层次原因则是大众对于教育问题的普遍焦虑。作为一项时代议题,书写者对这问题的思考呈现了当代作家与同时代对话的能力,姚鄂梅以她一贯利落的书写回应了此项议题,呈现出教育这一议题在文学中的视角及向度。
《少年前传》讲述了三个家庭的教育故事,子涵、小素、昊天与他们的妈妈,三辆精密设计的母子战车,在教养的路上小心前行,时刻维护,因为目击地铁滑板女孩猝死事件,三个妈妈与三个孩子被推入到难以选择的道德困境,成长的难题呼之欲出。文学作为人的文学,所描写的是个人在时代中的反应、情绪以及位置。《少年前传》以教育为背景,隐含的却是家长、孩子所遭遇的一场意义危机。一味获取好成绩,求学如升级打怪,教育的目的又是什么?这场教育的危机其实是对心灵世界的一次诘问,人的位置在哪里?关于一个人的想象还能呈现什么样的形态?
在谈到这本书的创作初衷时,作者姚鄂梅说道:“三个最称职的妈妈,三个最美好的孩子,他们正处在儿童之后、少年未满的年纪,头顶冒着热汗,目光纯净又执拗,他们有着少年的个头,目光和谈吐俨然还是小孩,偏偏那两年对他们来说,又是多事之秋,他们褪下童装,合体的少年衣服却还没有找到,他们小学毕业,面临初中分流,却在完全不懂选择的年纪,被推向人生第一个岔路口,这时他们走的每一步,都懵懵懂懂不明所以。而家长,其实也如作困兽。”
《少年前传》以少年为题,意为一种对少年和成人美好的期许和对世界的想象。当生活的主题只有学业,当人的评价标准只剩下成绩时,一个人是否会在这过程中遗失了什么?《少年前传》从当代教育生活微观现场出发,论及长成一个人所经历的道德冒险。正是在这样的“天真”而又“现实”的考验中,生命的困境才能凸显出来。而这些议题,最终回归的也许是对人的想象。
“前传”所指涉的是我们对“立人”的想象,它是一份成人启示录,那些善良、正义、诚实,这些为人的品质,正是在一次次的道德困境的选择中呈现清晰,而只有一次次地守护这些行动和选择,才能完成对人的塑造,对良好社会共识建立的推动。
姚鄂梅是一位低调的实力派,她的写作扎实深刻,以冷静的笔调写奇情。在这部新作中,她所能切肤感受到的是自己的教养经验。尽管生活的日常大部分时刻都围绕着柴米油盐,但她却从不囿于厨房客厅,对待习焉不察的生活绝不手软,笔力简省而不乏犀利。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
标签:
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