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老储备需要三个“时间”
(资料图)
转眼间,00后已经登入职场舞台,90后已年过三十。当我们感慨“时间都去哪儿了”的时候,养老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。
面对养老的问题,90后们会不禁要问养老规划到底要什么时候开始着手准备和规划呢?现在开始早不早?
由于复利效应的存在,答案不言而喻,四个字:
越早越好!
第一,实现品质养老,达成财富储备目标,需要积累的“时间”。开展养老储蓄的本质是将人们生命周期内的收入进行重新配置,也是将高收入年龄段的部分支出转移至退休后。我们曾测算过,对普通工薪阶层而言,要达到高质量的退休生活,所需的费用可不是一笔小数目,在尽量不影响当前消费的情况下,“小步早走”开展积累,达成目标,需要更长的积累时间。
第二,通过社保缴费积累,领取更高养老金,需要缴纳的“时间”。按现行制度,无论是参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还是企业年金,养老金领取水平同缴费年限完全成正比,缴费时间越长,领取养老金水平越高。要领取更高的养老金,需要尽量长的缴费时间。
第三,提高养老储备投资收益,让养老再无后顾之忧,需要复利的“时间”。
要让养老储备产生复利效果,除初始本金投入与收益率外,时间也是一个关键因素。在收益率与本金相同情况下、时间越长,养老储备的投资收益越大。因此,我们需要足够长的时间,利用复利效应“滚雪球”,在退休前积累更高的投资回报,摘下富有魔力的“复利之花”!
再等等?推迟1年规划“代价”也不小
再等等!这是很多人对于养老储备的心态,从表面上看这是个人理财行为,但深层次看是一场理性和非理性认知的“较量”。
养老储备是一项比较特殊的经济决策,决策产生效果需要经过漫长时间等待。从做决定的心态上来说,延迟作出艰难的决定会让他们感到更加轻松,特别是在做一些无法立即带来回报的决策(如启动养老储备)时,很多人存在“利小而不为”的心理。
90后们经常会想:“我还年轻,只拖1年甚至5年再动手也不迟啊,似乎影响也不大?”
但是,实际上,正是因为复利的存在,开始投入的小“差别”,往往会导致很大的差距!
我们来做个测算:
假设小王计划每年年末固定为养老储备12000元,直至60岁退休。
小王从25岁当年年末开始,或者只晚1年从26岁开始,亦或拖延至30岁、35岁“奔四”了再启动。最终累计储备额差别是巨大的(见下表)。
可以看到,哪怕只晚1年启动养老储备,开始进行投资配置,每年投资收益率同样是5%,到60岁储备积累额就会相差7万元,如果投资收益率提高,储备额差距会更大。
同样按5%年收益率进行假设,如果晚10年,拖延至35岁再启动:最终储备额会将减少54万元。如果投资配置得当,期间年收益率可提高到8%,最终储备额差将减少129万元。
富达国际和蚂蚁财富2021年10月联合发布的《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》中显示,在已经开始为退休储蓄的群体中,年轻一代(18-34岁)受访者开始长期储蓄的平均年龄在31岁;而35 岁及以上人群开始长期储蓄平均年龄为43 岁。从调查数据看,目前大家为养老做准备的起步时间较晚,根据上面的测算,将比较明显地影响养老金积累,进而影响养老生活品质。
小伙伴们,理性认知,提早准备,不要让短视和漠视侵蚀未来的生活质量,养老理财规划的启动时间越早越好,这样储备积累的规模会更大,更能够充分享受复利效应,进而将养老储备总金额的主动权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(数据及图表来源:易方达投资者教育基地)
标签: 个人养老
热门